4006-032-132
女性是便秘的高危人群,据《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》显示,便秘的发病率从3.4% 到 27.2%不等,来自东芬兰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,有高达40%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出现便秘,且便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上升。
另外,如果长期便秘,产后妈妈得直肠炎的几率远远高过男性。便秘的痛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,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便秘,便秘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?
一、如何判断便秘?
当存在以下2条及以上的症状时就要注意了:排便次数减少,每周小于3次;大便过于干硬,形状像羊粪球;排便时感到费力;有排便不尽感;另外症状超过6个月时,则称为慢性便秘。
二、便秘的原因
1、盆底肌松弛
盆底肌的耻骨直肠肌起控制排便的作用,控便时耻直肠肌收缩,排便状态时,耻骨直肠肌放松。功能性便秘患者在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出现矛盾性收缩,表现为排便时无法协调肛门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的活动,导致排便困难。而产后妈妈,尤其是多胎的妈妈更容易患上便秘和痔疮,当我们身体的直肠下正对着肛门的位置时,粪便才能排完。
而孕期随着胎儿的生长,腹压不断增大,盆底肌变得松弛,进而出现盆腔脏器脱垂的情况,阴道后壁膨、子宫脱垂都会压迫到直肠,当压成一个直角的时候,直肠那个地方就空出一个角度,总有一小截粪便拉不出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初始的表现就是便秘和痔疮,如果长期便秘,就容易诱发直肠炎。
2、膳食纤维摄入少
便便在形成过程中,水分不断被吸收走,如果肠道中水、膳食纤维少,便便就容易又干又硬,排便难度就大大增加。
3、心理因素
当便便达到发射量时,会报备大脑请求排便,如果大脑一直处于高压状态,就会完全忽视排便的请求,导致有便不能排,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直肠对便便的敏感性变差,引发功能性便秘。
4、患有疾病
患有糖尿病或者甲状腺疾病,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问题。多脏器以及同组织多部位的疾病,又称系统性疾病,比较常见的包括牛皮癣、多发性软骨炎、类风湿等等,便秘是其并发症之一。神经系统疾病:包括脑血管疾病、周期性麻痹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、共济失调等,这类人群对于排便的控制能力降低。
三、如何改善便秘?
1、加强盆底肌训练
通过电刺激加强盆底肌肉的强度,从而提高盆底神经肌肉的兴奋性,促进盆底血液循环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。通过生物反馈训练,将不能觉察的生理活动信息转变为可视、可懂的信号,进而提升盆底肌训练的有效性,提升肛门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的功能协调,帮助排便。日常也要注重盆底肌训练,才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。
2、建立良好排便习惯
大部分人家里是马桶坐便,正确的坐便姿势是,抬高脚步,使膝关节高于髋部,这样可以降低肛门直肠角的敏锐度。另外,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,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是最佳时机。
3、饮食要注意
多吃蔬菜、水果,以及木耳、银耳、海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,同时配合一些高纤维并富含微量元素的种子,比如油炸的杏仁、瓜子、亚麻籽等,再加上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深绿色蔬菜,有更好的效果。
减肥人群不要过度节食。女性减重期间,膳食热量摄入最好不低于1200千卡,避免因为肠道食物量太少导致功能紊乱。注意补充水分,平均每天饮用6-8杯水,同时避免喝浓茶。
4、治疗原发性疾病
对于患有疾病造成便秘的患者,应及时治疗原发病、加强运动以缓解便秘症状。综上所述,便秘问题不可大意,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,才能真正得到改善。
2023-05-11
2023-03-08
2023-02-23
2023-01-15
2022-07-20
2022-03-31
2022-03-23
2022-03-21
2022-03-14
2022-03-02